追梦“老男孩”和他的农民工俱乐部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查覓包養價格兴信息门户

2月13日,在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成员在现场演出节目。

2月13日,河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欢歌笑语,往日机器轰鸣的车间被临时改造为演出舞台,李俊岐带着一群来自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农民工俱乐部的“演员”,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人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共同迎接元宵佳节。

今年72岁的李俊岐是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村村民,他酷爱文艺,作词谱曲、弹奏演唱样样在行。随着经济发展,楼底村周边工厂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为更好地丰富大家业余文化生活,他和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于2011年11月包養平台推薦成立了楼底农民工俱乐部,自费购置音乐器材、音响设备、服装道具等,“我原来在县文化馆工作过,后来辞职开工厂,一直有个文艺梦。”

俱乐部由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67名成员,不光是附包養網近村镇,还有很多石家庄市里和外县区的爱好者大老远跑过来加入俱乐部。表演队、战鼓队包養、民乐队、曲艺队,俱乐部成员分工明确,所有节包養網排名目都是自己创作、编排、演出。

如今,楼底农民工俱乐部已经小有名气,李俊岐始终坚持以公益演出为主,偶尔有点收入会给俱乐部成员发放饭费或交通费。李俊岐说:“我一直坚持文艺梦想,有朋友叫我‘老戏骨’,也可以称呼我追梦‘老男孩’。”

新华包養網社记者 骆学峰 摄

  

乡村体育点燃贵州全民查甜心包養網健身热潮_中国网

随着“村BA”“村超”两项“村赛”持续走红,乡村体育成为贵州的一道风景线。每周球包養赛举办,不仅丰富了乡村群众的文娱生活,也点燃了乡村群众全民健身热潮。

来自榕江县古州镇丰乐村的14岁球员陈德毅,今年首次作为正式球员参与“村超”联赛。作为榕江县民族中学的一名初一学生,陈德毅同时也是校内足球队队员。

包養網

这是7月29日拍摄的夜幕下的“村超”总决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从小学二年级起,他就开始接触足球训练。六年刻苦训练过后,面庞稚嫩的陈德毅却球风沉稳。“在学校里,老师会系统性传授足球知识,包括带球过人、脚下控球、远距离传球、盯人防守等。”陈德毅说,“第一次正式参赛,我非常激动,正式比赛时的氛围和平时训练完全不一样。”

“榕江有踢足球的习俗,父母虽然平时工作忙,但也会抽出时间看我踢球,赢了比赛还会给我奖励。”榕江县栽麻镇归柳村的15岁球员杨正雄说,“以前包養網家人支持我踢球,现在很多家人、亲戚也爱上了足球,经常请我当他们的教练。”

“村超”火爆的背后是榕江县数代人的积淀,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全民参与体育赛事成为一种日常。对当地百姓而言,运动健身是如呼吸一般自然的事。

尤其是今年“村超”走红以后,喜爱足球的人更多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足球队参加选拔,越来越多的民间足球队组建起来。榕江县足球协会副主席杨亚江说:“榕江县有38.5万人口,以前有5万人会踢足球,以后这一数据大概率会逐渐提高。”

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是一个仅有1100多人的小山村,但当地会打篮球的村民竟然多达三分之二。“没有比赛的时候,球场上每天都会有打球声。”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说,“闲暇之余,村民们也会自发分组进行小型比赛,全民健身氛围非常浓厚。”

这是3月27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拍摄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对篮球的热爱不仅限于台盘村,整个台江县包養網都是如此。今年7月15日至30日举行的贵州·台江台盘2023“六月六”篮球赛(“村BA”),来自台江县以及周边的247支队伍3000多人展开激烈角逐。

现年38岁的杨美是台江县阳芳村的副支书,也是参加今年“六月六”篮球赛的队员之一。由于村里良好的氛围,自从10岁偶然接触篮球后,她也疯狂地爱上了篮球,过人的天赋让她在同村孩子里脱颖而出。

“我对篮球爱到了极点,小时候自学篮球,就在场外观赛,慢慢地就开始和同村男孩组队或比拼,后来还经常参加村里三人制或五人制球赛。”杨美自豪地说,“以前村里女孩打球少,但我用实力证明了女孩也可以打好篮球。”

现如今,杨美在球场上又多了一名队友——她17岁的女儿吴金凤。母女俩经常一同参赛,为本村的荣誉而战。2021年至2023年,阳芳村女子篮球队连续三年获得当地村级篮球联赛冠军。

“以前我在球场上挥汗如包養網雨,女儿在台下看我,现在我俩经常同台一起奋战。在台江县优良竞技传统的熏陶下,篮球热爱也在代代相传。”杨美说,自“六月六”篮球赛出圈之后,村里也有很多家长找她当孩子们的教练。篮球氛围愈发浓厚,全民健身成为一种共识。如果孩子们能一直保持对篮球的热爱,就是她最欣慰的事情。(记者周宣妮、蒋成)

新华视点丨聚焦现实,让想象力腾飞——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扫描_中查包養網站比較国网

新华社成都10月19日电 题:聚焦现实,让想象力腾飞——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扫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小红

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市开幕。本届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幻作家、杂志主编、产业从业者,将举办超200场主题活动,共同探讨科幻如何照进现实,如何让中国科幻持续焕发活力。

激发想象力的播种机

漫步“时空隧道”,对视“科幻之眼”,抚摸漫天“星云”……本届大会主场馆“科技包養網感”满满。科幻作家刘慈欣也忍不住点赞:“成都科幻馆像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令我震撼。这可能是目前我见过的最具科幻性和想象力的建筑!”

步入成都科幻馆,《三体》大型AR艺术装置、《流浪地球》驾驶舱、“反重力水幕生态缸”等科幻作品中的经典场景跃然眼前,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本届大会上,除了备受瞩目的大会“三大盛典”——开闭幕式、“雨果奖”颁奖典礼外,还将有超过200场主题沙龙、论坛等,探讨如何从前沿技术中汲取灵感,科幻如何照进现实。

“为激发想象力,在主题展的布置上,我们融入了《星际迷航》《2001太空漫游》《神秘博士》《三体》《流浪地球》等经典科幻作品的元素。”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专职主席、成都市科幻协会会长姚海军说。

“人的想象力与探索欲,应该是刻在DNA里的。科幻作品未必能直接推动科技发展,但它对于科技的影响,一定是潜移默化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振宇说。

多位科幻界业内人士认为,举办世界科幻大会,被包養網视为中国科幻文化在全世界“破圈”的一次重要开端。

成都市科幻协会秘书长陈石介绍,按惯例,每一年“雨果奖”会设置19个项目,每届有114个作品或人入围。“这次中国入围的作品和人超过了20个,在非英语国家中创造了一个历史的高点。”陈石说。

“世界科幻大会就像播种机。这些作家把想象力的火种带到了成都,点燃了中国科幻的荣光,并让它反哺世界。”全球科幻文学领域极具知名度的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如是说。

科幻大会上的科幻作品展。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摄

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天眼”观天、“嫦娥”探月、“夸父”逐日……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也需要适应时代的科幻文化。

为激发科学想象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科幻,除论坛外,本届大会还有各种好玩新奇的科幻展:3D打印宇宙飞船、梦境空间、五维视听互动空间……

“戴上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手掌装置,感觉非常酷。”成都市民陈先生说,参包養观此次展览,让他对科幻有了新的认识,“有趣又很有想象力”。

一位科幻迷在体验《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手掌装置。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摄

记者了解到,营造科普社会氛围、增加大家对科幻的兴趣,也是本届大会的重要使命。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令人心动。

科普直通车、科普集市……随着大会的举行,更多有料又有趣的惠民科普“大餐”也在成都多个街道社区“上新”。

“恐龙化石可以摸一摸吗?”“这套宇航服是第几代?”在成都都江堰市天马学校的操场上,一场“科普进校园”的沉浸式科普小课堂火热开展。现场还通过模型演示、知识讲解、VR体验等互动体验方式,让同学们领略科技前沿成果,感受科技的魅力。“看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感觉非常新奇,科幻太有趣了!”该校三年级二班的陈梦琴小朋友说。

青少年是未来科幻发展的传承者。记者了解到,当前,成都有10所高校成立了学生科幻协会,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还成立了科幻相关研究院(所),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加速产业迅猛崛起

走进位于成都市金牛区的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设计师们将科幻与传统文化结合,设计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大会衍生产品。记者看到,一款以科幻大会吉祥物熊猫“科梦”为原型的挂饰,非常受欢迎。

“这款挂饰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为表达方式,适合装饰汉服,也可以悬挂在车上,不仅展现了设计师对未来的想象力,还将‘中国风’与‘科幻风’融合在一起。”中国西部高级定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一款以科幻大会吉祥物熊猫“科梦”为原型的“中国风”挂饰。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摄

今年5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报告聚焦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块;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5亿元,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我们第一次发布该报告时,中国科幻产业仅有约100亿元的规模,如今已发展到超过800亿元的规模,中国科幻产业正在包養迅速崛起。”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说。在他看来,中国科幻产业成长速度快,未来可期。

“当前,人才、技术等资源逐渐向科幻产业聚集,作为从业者我们非常欣慰,包養網也对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枫说。

业内已有共识,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亟待将科幻小说、科幻IP延伸至动漫、影视、游戏等整个产业链条中,寻求多元化协同发展。“科幻文学是小众的,科幻迷也是一个小群体,但科幻产业的消费者是大众的;这是一个‘想象力消费市场’,也是科幻产业大有前景的原因。”杨枫说。

扩大粉丝群和朋友圈

“科幻迷是支持科幻最大的动力。”科幻作家韩松曾如是说。科幻迷们推动着中国科幻的发展,让科幻从相对小众到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

本届科幻大会也是一场粉丝的盛宴,设计有多场科幻迷的互动交流活动。在《三体》全球粉丝分享会、“游戏与科幻共生 群星闪耀之时”等主题沙龙上,全球科幻迷们将充分领略科幻魅力,共赴一场“未来之旅”。

在成都科幻馆内,科幻迷沉浸式体验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摄

参加本届大会的科幻迷,不仅有像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本·亚洛这样的“资深元老”,还有很多年轻面孔。

“1939年第一届世界科幻大会举行时,只有数百人参加。今年,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成千上万的科幻迷前来参会。”本·亚洛说,正是因为对科幻的热爱,才让大家相聚于此。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全球科幻迷都有机会参与到本届大会当中,主办方还专门搭建了线上世界科幻大会平台。

本·亚洛认为,通过这次大会,中国科幻迷能与全球的科幻迷增进交流;国际上的读者也有机会看见中国庞大的科幻市场和粉丝群体,吸收更多中国文化元素。


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增:加查包養行情快推动海洋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_中国网

今年全国两会,有关新质生产力首先就是绿色生产力的讨论成为代表热议的话题。氢能作为一种来源广、包養網 花園零污染、零碳排的绿色能源,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载体,也是重要的降碳二次能源。

3月9日,本刊记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北省代表团驻地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学科带头人、中国包養網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郭建增。他表示:“在我国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持下,海洋氢能将成为氢能产业的重包養網比較要领域和未来潜力所在,抢占海洋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海洋氢包養網能是采用水电解制氢技术,利用海上风能、太阳能、波浪能等海洋清洁能源制取氢气,并利用高压气氢、液氢、金属储氢、液体储氢、管道输氢等高密度储运氢技术,实现绿氢大规模、低成本制取及储运,并供给海陆工业、交通、能源、建筑等多用氢场景使用的综合性能源利用方式。根据相关测算,1万吨绿氢可以减少10万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学科带头人、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科技委主任郭建增

郭建增指出,加快推动海洋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深入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有利于解决海上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问题,三是有利于应对国际绿色航运要求,四是有利于实现氢能全产业链技术装备自主可控。

“海洋氢能不占用土地空间,资源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大,具有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等优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国际能源开发的热点和前沿。”郭建增进一步指出,作为能源互联媒介,海洋氢能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实现大规模储能及调峰,有效解决电力不易长期和大规模存储问题,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

此外,海洋氢能是生产满足航运脱碳需求绿色清洁燃料的有效中间载体,即以氢能为中心可营造形式多样的氢能消费生态,如氨、甲醇等绿色氢基能源,均可以加碳、加氧或加氮等方式进行制备,成为航运业实现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替代燃料选择。

“海洋氢能涵盖制备、储运、应用等众多系统产品,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包養網”郭建增表示,目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电解水制氢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发展海洋氢能,推进氢能产业链装备本土化发展,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保障氢能全产业链安全稳定。

(文章来源:今日中国)

宁夏多地出现沙尘暴天气_中查包養網心得国网

这是2月1包養網8日拍摄的沙尘暴天气下的银川市北京路(无人机照片)。

包養網比較

当日,宁夏银川市、吴忠包養行情市、中卫市、石嘴山市等地出现沙尘暴天气,气象部门发布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强沙尘暴。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包養網 花園 1   2   3   4   >  

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在查包養網心得绿水青山间蝶变_中国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群山环抱中的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春意盎然、活力满满。庭院外、村道旁的篱笆树抽出新芽,紫玉兰、茶花争相开放,为绿意萌动的春景添上一抹亮丽色彩;潺潺流动的小溪边,连片的果树郁郁葱葱,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摇曳;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串联起一栋栋错落有致、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与山水相拥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南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俊峰介绍:“2015年,福州市委组织部选派我来驻村时,村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薄弱;垃圾随意丢放,卫生状况堪忧。”当时,陈俊峰暗想,这里保留着完好的畲家文化,但包養村容村貌与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太不协调包養網比較,一定要扭转这种局面,好好发展。

经过走访调研,陈俊峰带领村“两委”制定了“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说干就干!从2016年起,83项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项目在南洋村陆续开工:进村公路拓宽,让交通更便利了;5.5公里生态水系建设,让水清了、岸绿了;阳光堆肥房、生态停车场、畲族文化墙绘,成为村里亮丽风景。包養網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是主角。为调动村民积极性,近年来,南洋村试点推行“可回收垃圾积分+农户文明分”的“文明积分制”。据了解,全村153户村民在积分的激励下,积极参与乡村共建共享,自觉参与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南洋村迎来美丽蝶变。

“文明积分不仅能兑换商品,还能作为授信依据,向银行申请贷款。”陈俊峰介绍,南洋村在“文明积分制”基础上,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创新推出“文明积分贷”,为文明积分高的村民提供贷款利率优惠,解决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如今的南洋村,无论是主街道路还是背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除统一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外鲜有杂物,十分整洁。主街和休闲道两侧都种植了花卉苗木,就连零星的地块,也都别出心裁地安置了休闲座椅和健身器材。

眼下,正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期。一大早,罗源县金蕊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兰善恩就来到果园中,指导村民翻土、施肥,为果树生长积蓄养分。“春天施肥施得好,果树枝叶就长得好,到了秋天,果子也包養網比較更大更饱满。”兰善恩说,这里的果树都使用有机肥,水果都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别看现在只有叶子,等到了秋天,一个个大果子挂满枝头,金黄金黄的可好看了。”兰善恩话语中透着兴奋。据介绍,2023年,村里果冻橙与蜂蜜脐橙产量3万多斤,砂糖橘产量近40万斤,年利润超30万元。

近年来,南洋村围绕资源独特的绿水青山,规划了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路径:积极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流转集体林地1200亩,与国有林场合作开发经济林、碳汇林,鼓励村民发展金线莲种植等林下经济,点“绿”成金;与企业合作开发畲乡特色民宿,让老房获新生;流转120亩闲置土地,在下辖的南坂自然村打造“开心农场”、山哈露营地等农旅项目,为乡包養村添人气、聚财气。

坐在山哈露营地的草丛上,呼吸着清新空气,来自福州市区的游客林巧珍沉醉在南洋村的烂漫春景之中。自从2023年跟着朋友来南洋村参加山哈音乐节后,她就爱上了这个美丽、安静又别致的绿色畲乡,这已是她第4次到南洋村游玩了。

“这里环境好、风景美,配套设施也齐全。既有民族风情,又很时尚,每次来都玩得很过瘾。”林巧珍说。

“山哈”是畲族自称,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为给乡村旅游注入新动能,南洋村保护性修复拥有200多年历史、占地3000平方米的“蓝家大院”,将畲服畲药等非遗文化以及哭嫁、对歌等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打造福州民族文化产业体验中心。同时,举办畲族风情文化旅游节、山哈音乐节等文旅活动,进一步擦亮“山哈”乡村游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发展。

农旅融合添活力,乡村蝶变客自来。“现在,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村里就热闹起来,蓝家大院、采摘园、露营地里全是游客。餐馆、民宿常常爆满。没想到我们南洋村也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南洋村村委会主任兰学斌感叹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积极探索乡村的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南洋村找对了发展路子。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4万元,猛增至2023年的51.3万元。随着与塔里村联村共建持续深入,一幅美丽、共富、人文、善治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培育新农人 乡村添动能—查包養—青海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纪实_中国网

乡村振兴是当下三农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如何激活乡村动能?破题的关键是培育更多既懂先进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农牧民。

去年以来,青海省扎实有序推进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形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夯实稳粮保供人才支撑,促进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随着全省高素质农牧民培育工程的深入推进,一大批高素质农牧民涌现了出来,一支现代农业“土专家”队伍壮大了起来,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田秀才”成长了起来,为建设高原美丽乡村积蓄源源不断的动能。

开展专项培训 挑起稳粮大任

虽已立春,但高原上依旧寒意阵阵,西宁市湟中区海子沟乡古城沟村湟中农学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生强早早开始行动,储备农资、检修农机……盘算着新年的头等大事。

“90后”小伙子杨生强从小生活在湟中,几年前,他学习了电焊技术,在新疆打过工。2016年他回到家乡,一心扎进了黑土地。从一开始的不会种,到后来学着种,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土专家”。在他看来,今日的成绩,高素质农民培训功不可没。

“种植、经营、农机驾驶等方面的培训都参加过,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把学的理论联系到实际,这让我在种植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杨生强说,“去年年底,区上组织了一期为期15天的农机驾驶培训,培训完后,拿到了农机驾驶证。以前虽然都会操作农机,但安全意识淡薄,田间作业危险无处不在,只有科学、系统地学习后,才能规避很多风险。”

这几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杨生强还掌握了一门浅山高楞双行马铃薯栽培技术。“原先我们这里种植马铃薯没有楞,也不覆膜,那时候我们马铃薯亩产2000斤左右。2019年开始运用这项技术,铺膜后不仅有除草、保墒的作用,还保障了产量,如今亩产达到4000斤。”目前,该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亩,主要种植马铃薯、蚕豆、青储玉米等作物,马铃薯主要销往四川、云南等地。2023年,合作社的营业收入达到230万元,而且在青海公示的一批省级示范社名单中榜上有名。

2023年以来,青海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乡村振兴“八大行动”等各项工作任务,统筹提高生产技术技能和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农牧民素包養網质素养,重点推进小麦单产提升、马铃薯单产提升、油菜产业发展、专业农机手、重点包養網区域产业带头人培育5个专项培训行动。

“我省开展单产提升行动的13个县(区),围绕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油菜,兼顾蔬菜等经济作物,开展单产提升培育工作。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的班次和培育人数,不低于60%;互助、门源油菜产业绿色革命科技攻关示范县按要求开展油菜产业发展培训。”青海省农广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需培训 让培训更精准

当前,乡村振兴更依赖于内生、复合、优质的劳动力。青海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牧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寒冷、干燥的高原气候曾是西宁市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但对草莓种植产业而言却是机遇。走进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镇上旧庄村上的大通县隆运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绿叶掩映下的草莓通红。“这个棚的草莓个大、味甜,先尝尝!”合作社负责人龚锐敏用一口标准的东北口音招呼游客进棚采摘。“现在这一茬是去年9月种下去的,眼下正是盛果期,采摘期长达7个月左右,每亩收益2万至3万元左右。”龚锐敏介绍。

2018年,龚锐敏以技术员身份从吉林老家来到青海大通县,专门为当地农民做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后来,她单独承包了15亩土地,开始专心种植草莓。但是青海的土壤、气候等和吉林差异很大,刚开始种植草莓时,病虫害成了她最头疼的事。

“苗期容易出现根腐病、炭疽病,但若不是包養专业人员,根本看不出来这是生病的状态。”龚锐敏坦言:“草莓这一行,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比如今天要增肥,如没有及时做好,后期的产量就跟不上。还有品种不一样,管理方法也不一样。”

学习专业、科学的草莓种植技术成为当前要紧事,就在这时,大通县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让她看到了希望。通包養網比較过培训,她系统学习了草莓育苗、种植管理、水肥一体化等种植专业技术和知识,还专程赴南京学习,参观省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这些新技能、新知识在龚锐敏的“莓”好人生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家人们陆续从吉林来到合作社帮忙,家里的7位成员全部安家落户在青海,安心谋发展。

“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近年来,青海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农牧民需求,分班次逐一制定教学计划,按照模块化思路设计培训课程,合理使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线上学习等培育形式,选好师资、用好基地、配好教材,综合运用互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培训吸引力。同时,精准培训对象,抓实需求摸底,实施分品种组班、分技术授课、分阶段培训,精准培育对象,紧密衔接生产技术技能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培育质量效果。

加强跟踪服务 让培训见实效

“是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彻底改写了我的命运。”在西宁市湟源县巴燕乡元山村,一座干净整齐的乡村振兴便民服务示范点映入眼前。在这里,孙生珍用浓浓的青海乡音,将一段自己和农牧民培训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

孙生珍年幼时患有肢体二级残疾,外出务工屡屡碰壁,家人便筹集资金开起了一间小卖部。2017年,孙生珍有幸参加了湟源县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在农广校老师们的安排下,我去了陕西学习,这次陕西之行让我明白:新时代的农民更需要新技术、新理论。以前我只知道闷头当个售货员,营销什么的都不太懂,上了农广校的培训课程后,觉得眼界大开。”

回家后,孙生珍将自己家的小卖部打造成了小超市,此后,在湟源县政府的包養網價格帮助下,超市与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经营范围扩大到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商银行存取款、转账及农民电费、网费、电话费、医疗保险代缴、快递收发等“一站式”业务。

“便民服务示范点的设立,不仅给元山村村民办理业务带来方便,也给周边其他村村民提供了便利。”孙生珍介绍,2020年,便民服务示范点仅存款、转账交易金额达到了4亿元。如今,在湟源县农广校的大力扶持下,孙生珍还拿到了中专毕业证,这个证书让他更有信心、更有动力。“赶上了好时代啊!是党的好政策稳稳托住了我的好日子!”

去年以来,青海更加重视培训效果,不断加强跟踪服务,组织协调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农技推广体系等专业师资,为培育对象提供长期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产业发展带头人获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信贷保险等方面政策支持。积极推荐农牧民学员参加论坛、展会、技能比赛和农产品交易活动,促进高素质农牧民更好发展。同时,着眼中职学历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推进贯通培养的有效做法,在贯通培养模式和工作机制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探索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格局。

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小快递激发查包養行情乡村大市场_中国网

核心阅读

快递进村不断深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如今,我国每天约4亿件快递包裹被揽收,其中1亿多件在农村地区流动。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快递进村,特产出村,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不断提升的寄递效能,成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的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当前,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更好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3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辐射地域更广 覆盖品种更多

新一批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落地

筛果、打包、出库、装车……陕西延安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一派繁忙景象,一箱箱新鲜饱满的苹果在转运中心迅速流转,从田间地头发往全国各地。

“昨天在树上,今天在路上,明天就能到消费者手上。”谈到发货速度,种植户石海军赞不绝口。去年9月,中通快递陕西延安转运中心正式启用,不仅将农产品寄递时效提升了15个小时左右,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今年以来,通过中通快递发往各地的延安苹果已超200万票。

小苹果走向大市场,是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生动缩影。“随着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渠道,邮政快递业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包養網價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林虎表示。

作为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邮政局持续整合资源、优化体系、丰富内涵,推动形成一批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经认真比选,最终确定143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市级项目为‘金牌项目’,17个年业务量超200万件的县级项目为‘包養典型项目’。”林虎介绍,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一方面,辐射地域更广、业务规模更大。“金牌项目涉及22个省份共91个市州,共产生快递业务量34.06亿件、业务收入163.76亿元。”林虎说,其中9个项目年业务量超过5000万件,另有35个项目年业务量超过2000万件。

以中通快递为例,2023年,全网年发货量超500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达24个,涵盖福建茶叶、东北大米、陕西苹果、四川柑橘、山东大蒜等众多农产品;承运的农村包裹超109亿件,其中农村上行件同比增幅超33%。

另一方面,覆盖品种更多、服务模式更优。梳理金牌项目可以发现,流动在农村快递这张大网上的农产品品类越来越多,既有脐橙、芒果等果品,海鸭蛋、牛肉干等畜牧业产品,又有莲藕等蔬菜,枸杞等药材及制品,鲜花、多肉等观赏植物,还不乏大米、玉米、红薯等粮食及副产品。

日益丰富的农产品类型,要求更加“快、稳、准”的寄递服务。

才下山头,就上舌尖。浙江湖州安吉县溪龙乡,安吉白茶主产区,上午春茶炒制完成,下午便揽收发车,实现“次晨达”。为了提高春茶发运效率,菜鸟速递专门组建服务团队,将揽收点设在茶山,保证随时揽收,实现春茶高效流转。

加大农产品仓储和冷链投入、构建生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今年以来,快递企业主动适应农产品“品多、质鲜、量大”特点,对包裹急速揽收、物流降本等提出新要求,不断创新揽收模式,优化运输路径,延伸服务链条,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应用推广

提升服务现代农业的稳定性、便捷性、绿色化

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是打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关键。聚焦低空、冷链、包装等重点领域,近年来,快递行业不断依靠技术创新,持续提升行业服务现代农业的稳定性、便捷性和绿色化。

——新设备加快应用,快递业务更智能。

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村,龙井茶核心产区,山间小路客流如织,放眼半空,无人机满载新茶有序穿梭。

“采用自研无人机进行茶叶运输,从山上茶农家到山下接驳点,全程从以往的23分钟缩短至8分钟。”浙江顺丰市场销售部负责人文磊介绍,单机单次载重可达50公斤,每天两台无人机可运输新茶3吨左右,下山后将转乘专属货车直发机场,次日便能运抵北京、广州等地。

“强化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农村快递的服务水平。”国家包養網心得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主要快递企业积极探索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应用,使用场景和范围不断拓展,有效缩短农产品投递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新技术持续推广,包裹服务更科学。

春耕正当时,辽宁开原、山东泰安、安徽肥西等苗木产区,农户们正忙着修剪、搬运、销售苗木。

“苗木花卉外形各异且容易弯折,对包装及运输要求很高。”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运输安全,专门制定了专属包装方案,在打包环节,除木架加固外,还用缠绕膜进行封装,缩小包裹体积、降低破损率;在运输环节,使用物流吊牌挂签,避免面单脱落,保障顺利抵达。

前不久,京东物流包装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据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包装材料数字化应用,推动快递物流行业精细化、绿色化发展。

——打造更多典型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我们加大了对脱贫地区的关注力度,打造出17个典型县级项目,主要涉及河北、内蒙古、河南等9省份的14个脱贫县、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林虎表示,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持续打造典型项目,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助力更多脱贫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完善寄递网络 开展项目培育

今年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设施建设水平

近年来,我国快递进村不断深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在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寄递渠道畅通,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损耗,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力助推农产品外销、农民增收。”林虎说,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多措并举让一批金牌项目“立起来”,激发全行业更好开展服务现代农业工作。

持续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通过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加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力度,不断丰富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载体。

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培育工作。立足特色农产品寄递服务遇到的堵点痛点,一方面,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寄递企业与农户、农村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平台;另一方面,指导寄递企业包養網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农村地区服务能力,改善农产品寄递服务质量,推动当地农产品寄递业务规模化发展。

一手抓提效,一手抓降本。“邮政快递业在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林虎表示,今年国家邮政局将进一步降低农产品出村进城物流成本,提升农村地区寄递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实施“一村一站”工程,加快“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快递、寄快递。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打造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农产品出村进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韩 鑫)

台湾“小凤梨”体验东北渔猎文化_中去九宮格国网

時租

1月24日,冬令营营员在吉林省松見證原市查干湖观看祭湖醒网仪式。

当日,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吉林分营的营员们来到吉林省松原市,体验东北的渔猎舞蹈教室文化。以“携手正青春 同心向未来”小班教學为主题的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家教場地开营九宮格式2九宮格3日在吉林长春举办。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河北柏乡:牡丹似锦迎客来_中去九宮格時租国网

瑜伽教室

4月21日,游客在河北省柏乡县汉牡丹园内游览。

近日,河北省柏乡县绽放的小樹屋牡丹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小樹屋交流来观赏。柏九宮格乡县是“中国牡丹文化之乡”,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推进牡丹产业与观光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舞蹈場地